引述 :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 陳偉燾 

寶寶腸胃炎大多是因為病菌或毒素,經由食物進入人體而造成的,因此要避免感染,平時注意衛生習慣,如寶寶奶瓶、奶嘴應徹底洗淨並消毒,製作副食品時,應先將雙手洗淨;若發現寶寶有精神變差、腹脹或發燒等情形時,最好請醫師診治。

小兒嘔吐腹瀉是小兒科門診常遇到的疾病,尤其是嬰幼兒的腹瀉常常使得照顧者手足無措。輕微的腹瀉大多都不要緊,可能稍微的拉肚子一、兩次就沒事了;但是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併發症,甚至死亡。在一些較為落後的國家,腹瀉是造成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,所以小兒腹瀉值得我們國人重視。

常見原因及症狀
造成急性嘔吐腹瀉的原因非常的多,其中以病菌感染最多,即急性胃腸炎,其次是食物中毒。因幼小的兒童抵抗力較差,胃酸分泌不足,而且沒有建立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,所以有可能經常食入不潔的物質,造成胃腸感染。現以較常見引起急性胃腸炎的個別原因分述如下:

1. 輪狀病毒
輪狀病毒胃腸炎好發於冬天及初春的時侯,台灣約於農曆新年前後為高峰期。二歲以下是好發的年齡。一般先有嘔吐的現象,約一、兩天後便發生厲害水瀉,大便多帶酸味,此時嘔吐大多緩解。約有百分之四十的病患伴有呼吸道或發燒等的症狀,病程平均約一至二星期。

2. 沙門氏菌
沙門氏菌胃腸炎好發於夏末與初秋,多因食用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後而被感染,小於一歲的嬰兒發生率最高。有時伴有嘔吐、腹痛,發燒可高至攝氏三十九度以上,大便腥臭稀水樣,大多含有黏液或血絲,病患較有腹脹、精神倦怠等症狀。病程平均約一至二星期,但較容易發生慢性腹瀉的現象。

3. 其他病毒
如諾羅病毒、星狀病毒、 Norwalk 病毒等,會造成如輪狀病毒胃腸炎的症狀,但一般較輕且病程較短。其他細菌如志賀桿菌(痢疾菌)、曲狀桿菌等,則會造成如沙門氏菌胃腸炎的症狀,亦會造成血便等症狀,但發生率較低而且較少發生併發症。

4. 食物中毒
食物中毒是因食物中病菌增生而放出毒素,這些毒素進入腸道後引起腸道炎症反應,而導致發生急性嘔吐或腹瀉。多伴隨腹痛、微燒、倦怠、無力、甚至低血壓等。一般食用發生問題的食物後,約半小時至數小時後發病,較病菌感染胃腸炎一至數天的潛伏期短。而且食物中毒的症狀來得快也去得快,平均病程約一至三、四天不等。

一般的治療原則
嘔吐腹瀉的治療以保守療法及症狀治療為主。最重要的是要讓胃腸休息與補充水份及電解質。嚴重的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會引起代謝性酸中毒、休克、抽搐、心臟麻痺、心律不整等致命的併發症。其他症狀如嘔吐、腹瀉、發燒等,則以症狀治療為主。

1. 讓胃腸休息
就是要空腹,但是太久的空腹會使胃腸功能受損。輕微的嘔吐腹瀉,一般建議空腹四到六個小時,於此時應服用電解質液,若其症狀減輕或沒有加劇時,則開始飲食。但若是嚴重嘔吐腹瀉時,如合併脫水或併發症時,應考慮住院治療,要空腹的時間可能需要更久囉!

2. 補充水份及電解質
嘔吐及腹瀉時會流失水份,同時也會流失電解質,所以只補充水份更容易造成電解質不平衡。嬰幼兒的身體成份需要較多水份,所以嘔吐、腹瀉時若不適時補充水份及電解質則較容易造成脫水。現坊間藥局或診所常見的電解質液,大多可以於嘔吐腹瀉時用來補充水份及電解質,大部份亦適用於不同年齡層的兒童。亦有人利用運動飲料或摻水,用以補充流失的水份及電解質,但因運動飲料是針對運動所設計的,其所含糖份對嘔吐腹瀉而言太多了,可能會愈喝愈拉,若摻水服用則其電解質含量,又不足以補充嘔吐腹瀉時所流失的電解質。所以於嘔吐、腹瀉時應以針對設計的電解質液,來補充流失的水份及電解質,才是正確理想的方法。

3. 藥物治療
輕微的嘔吐與腹瀉大部份都會自行痊癒,而不需要太多的藥物治療。若症狀厲害時,可以藥物減輕症狀與不適。不可以太強的止瀉藥來治療腹瀉,因為這樣會使腸道中的病菌及毒素無法排出體外,反而容易引起併發症,應使用緩瀉劑以減輕腹瀉的不適。對於病毒性感染,現無有效的藥物治療,且絕大部份的病毒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殺死而使疾病痊癒。至於細菌性感染,若沒有造成併發症或腸道以外的感染,如腸穿孔、敗血症、腦膜炎、骨髓炎等,大部份是不需要抗生素治療。

4. 益生菌
益生菌亦即有益生命的細菌,如比非德氏菌、某些乳酸桿菌等,其代謝產物會壓抑一般致病菌的生長,而使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嘔吐腹瀉得到改善。

腸胃炎恢復期的營養供需
一般於嘔吐腹瀉緩解時,便可考慮開始餵食。而開始餵食時以少量多餐為原則,若嘔吐腹瀉沒有加劇則可繼續餵食。

六個月以下嬰兒,因其消化功能未成熟,一般胃腸炎緩解時仍以奶水餵食為主。若是餵哺母乳的,應繼續喝母乳,因母乳含有許多活性物質,可幫忙壓抑腸道內病菌的滋生。母乳較易消化及吸收,有助於胃腸炎恢復期的營養供應。至於以配方奶粉餵哺的嬰兒是否需要換奶粉,則應視個別狀況才能決定。

所謂止瀉奶粉,並非所有腹瀉的小病人吃了就會好起來。這些奶粉因某些成份的改變,使得腹瀉的小朋友吃了以後較不會排泄水樣的大便,所以稱這些奶粉為醫瀉奶粉較為恰當。一般腹瀉超過一個星期以上,或者醫生認為病患的腹瀉因某些營養素的吸收不良而沒有改善時,通常可能會建議更換,以期達到改善大便的性狀或避免發生營養不良。市面上有許多的醫瀉奶粉,成份各有不同而且複雜,如果擅自更改使用,有時反而使腹瀉更加嚴重,所以要更換時應聽取專業醫生的建議使用。

若病童超過六個月大及已開始食用副食品時,可給予澱粉類的食物如米湯、稀飯等。因為六個月以上的幼童,其胰臟功能漸漸成熟,對澱粉類的食物比較可以消化及吸收,而且於胃腸炎時腸道消化澱粉的澱粉 ? 影響較少,所以食用澱粉類的食物較不易造成腹瀉。若食用米湯或稀飯後,沒有使胃腸炎的症狀加劇時,則可以吐司、饅頭等固體澱粉類食物,逐漸增加其份量或次數餵食。另外如嬰兒牙餅、餅乾等亦可嘗試食用。水果則以蘋果或香蕉為主,蘋果及香蕉富含膠質,可收歛大便中的水份使大便成形。

常洗手保持衛生
胃腸炎的發生大多是因病菌或毒素經由食入而造成,所以若要避免胃腸炎應從衛生著手。當照顧者在處理家務事或料理時,若要接觸或餵食小孩時,應先將雙手洗淨,以免手上沾有病菌並傳染給小孩。

現有新一代的輪狀病毒疫苗,已證實可以有效預防輪狀病毒所引致的胃腸炎,可能很快的於台灣上市。

大部份的胃腸炎經過適當的處置都可復元。但若有病情加重,尤其是精神變差、腹脹變厲害、大便含血量變多、持續高燒等,應趕快至醫院就醫處理。胃腸炎的處理,不能病急亂就章,若操之過急,使用過強的止瀉藥等,可能會造成併發症的產生,應按步就班聽取專業醫師的建議治療。

(摘錄自- 育兒生活雜誌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咪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